共24题,约9790字。
九 所 重 点 中 学
2005 年 10 月 份 高 三 联 考
语 文 试 卷
YCY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39分,第二卷111分,共150分(作文60分,其余9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9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轱辘 酤酒 沽名钓誉 怙恶不悛
B.诳语 逛街 热泪盈眶 匡谬正俗
C.逾越 伛偻 向隅而泣 踽踽独行
D.熨帖 愠怒 良酝佳酿 云气氤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裹胁 度假 貌合神离 坐收渔利
B.凋敝 嬗变 不纠既往 金碧辉煌
C.事态 辍泣 墨守成规 反璞归真
D.沉缅 收讫 人才倍出 拾遗补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 他的“五虎断魂枪”。
②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 ,确实达到了发展的最
高峰。
③两国划定边界,如果是河流,往往以河流或主航道的中心线为两国边境的 。
A.熟悉 扶植 界限 B.熟习 扶植 界线
C.熟习 扶持 界限 D.熟悉 扶持 界线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与同事们一直保持中距离,不偏不倚,不太疏远,也不靠得太近,这样更有利于
工作。
B.台湾当局“一边一国”的错误言论导致台湾股市下跌,也引起了台湾人民的怨声载
道。
C.教育孩子决不能简单粗暴,那种动辄拳脚相加、耳提面命的做法,只能得到相反的
效果。
D.对您这篇文章中所谈的问题,我深有同感,忍不住在后面加了几句话,就算狗尾续
貂吧。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大型国营企业发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内控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关。
B.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2004年是又一个大选年,选举结果是民主党克里竞选失败,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为美国第55届总统。
C.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喜爱。
D.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思想政治课都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6—9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决定了主体音乐,那就是:农村乡土音乐。农村乡土音乐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音乐的律动与大自然同和。劳动的节奏、节律成为音乐节拍、节奏的起源,劳动协调、组织、交流的声音成为音乐的旋律的源头。城市的小调来源于农村城镇,这就是真实。
艺术不能不起源于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劳动(动作──律动),“真”对生存劳动是必需的,而虚伪对生存劳动是无用的。劳动人民创造的音乐,是在真实的大自然中,日升起作、日落歇息,对大自然感受后的必然倾诉和宣泄。
“真”──真诚的实践行为。是生产劳动不可缺少的,“真”,才能劳而有获。
“善”──协作为善。是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环节、范式以及社会形式。
“美”──真善的必然。是在真善行为的有效结构程序的发现及后果的享受的体验的一种升华。
各民族音乐之美的本质都有一个基本规律,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也正如一个地域、一个地区的民族生活(包括经济形态、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对别的民族来说则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一样,民族音乐也必须反映不同的表征特色。应该讲,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质”──本质──人性美应是一致的,这才能为各民族之间进行音乐艺术的真善美的欣赏交流提供基础;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形”──现象──特色美应是不同的,这才能为各民族之间进行丰富的音乐艺术个性美的交流、相互补充、共同繁荣提供可能。
民族音乐进入全球性时代,这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造成的。生产、消费、交往是全球性的大趋势,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局部性的存在方式终将被历史性的、国际性的、全球性的、跨民族的工业──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所取代。各民族的音乐事实上已经被投入了这个时代并将受到审视,时代正在迅速改变着民族和人类的传统的艺术生活方式。
6.下列对音乐与真善美关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音乐起源于真诚的实践行为,这种音乐是对“真”的一种反映。
B.劳动人民创造的音乐,是对真实的大自然感受后的必然的倾诉。
C.表现劳动的组织、交流、协作的音乐,就是对“善”的一种表现。
D.音乐之美来源于真善,是对劳动成果发现与享受的体验的升华。
7.第6段“各民族音乐之美的本质都有一个基本规律”,这个“基本规律”指的是( )
A.艺术起源于劳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B.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质”──本质──人性美的一致性
C.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