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0个字。
冲刺作文“五项训练”
高考作文占分比例大,应考训练不容忽视。笔者针对考场作文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对学生进行“五项训练”,效果明显。训练的核心是如何让文章"出彩",让阅卷者“一见钟情”,留下深刻的印象。基本内容是:在10~20分钟内完成审题立意,拟一个好标题,写一个好开头、一个好的结尾和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训练审题:准确全面,立意新颖。
审题即明确题目的所有要求,全面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以便立意为文。因此在动笔之前,必须对作文的要求、注意点和提供的材料作全方位的审视,逐字逐句的分析,捕捉引发灵感的信息,力求立意新颖。如2002年高考佳作《凭心灵选择》,作者扣住“心灵的选择”的“心灵”二字,将目光聚焦于“心灵的痛苦”上,从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选择中凸显一代哲人的风骨,进而联系社会转型期对人文精神的召唤,坦陈了自己无悔的选择——以“人文科学为我终生的事业”,切中时代的脉搏,升华主题,境界全新。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要启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如满分作文《〈小重山〉后的选择》,作者遵从历史上广大人民的意愿——岳飞以“爱国”作为最终选择,假想性地重新创造了历史,让岳飞选择了“进军”!立意新,奇。这虽然违背了历史真实,却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真实,心灵的真实。引导学生沿着话题的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对与话题有关的情事理展开联想,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这是审题立意训练的着力点。
二、训练提纲:梳理思路,条理清晰。
现在的学生考场作文不打草稿是普遍现象,常常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有时甚至在中途“搁浅”或发现偏离话题,另起炉灶来不及,只得勉强卒卷。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思路不清所致。在动笔前,必须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精心“剪裁”准备的素材,梳理写作思路,对先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