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模拟考试物理、化学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2道小题,约13380字。
2016年武汉市初中模拟考试物理、化学试卷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以及“答题卡”上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用2B铅笔把对应的位置涂黑。
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题卷”上。
4. 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S-32 Cu-64
可能用到的物理量:g= 10N/kg,ρ水= 1.0×103kg/m3,c水= 4.2×103J/(kg•℃)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铁锅生锈 C.冰雪融化 D.森林火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废气污染
C.加碘食盐用于调味 D.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奶茶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香醇
B.氢气、酒精、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用水扑灭电器着火引发的火灾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5.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5O2 4CO2 + 2H2O .
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
①R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②R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6
则正确的一组是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② ④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是稀盐酸,则乙可能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B. 若甲是澄清的石灰水,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沉淀
C. 若丁为水,则反应物中一定有酸或碱
D. 若丁为铜,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7. 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 a是分液漏斗 ②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③若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M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④尾气的处理方法是在D装置右端的导管口放一盏酒精灯 ⑤A中的稀盐酸可以用稀硫酸代替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 ② ⑤ B.① ④ ⑤ C.② ③ ⑤ D.① ③ ④
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丁是红色固体,单质乙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组成乙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丙为最轻的气体。已知它们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①有多种途径,其中一种常用于冶金工业
B.完成转化④,物质丙的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用量
C.由转化③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乙>丁
D.完成转化②,所得溶液呈黄色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彼此只能用无线电交流,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百米赛跑中,计时员看到白烟按秒表,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C.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大致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雷达
D.“声波炮”会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比喷气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说明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10. 关于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11.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A.透镜、光屏不动,蜡烛靠近透镜
B.蜡烛、光屏不动,透镜靠近蜡烛
C.透镜不动,蜡烛、光屏交换位置
D.透镜不动,在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12 .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的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根据以上现象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