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教师版)
- 资源简介:
约9500个字。
成都市金牛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学籍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学籍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A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A卷第Ⅱ卷及B卷为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畸形(jī)呱呱坠地(gū)
B.栈桥(jiàn)腻烦(nì)谮害(zèng)
C.解剖(pōu)惩罚(chéng)长吁短叹(yū)
D.蓬蒿(hāo)屋脊(jí)恃才放旷(shì)
答案:A (B选项栈正确读音为zhàn ,谮正确读音为zèn;C选项长吁短叹正确读音为xū)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托辞狼籍相形见拙美不胜收
B蜗行嬉闹翻云覆雨心无旁鹜
C要决萧索不可名状眼花缭乱
D云翳坍塌无可置疑粗制滥造
答案:D (A选狼藉,B选项心无旁骛,C选项要诀)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进入初三后都专心致志地学习,他却还常常一边不以为然地听音乐,一边做作业。
B.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让人以为自己仿佛到了纽约。
C.爸妈莫衷一是,否定了我周末约同学去欢乐谷的计划。
D.中考毕业典礼即将举行,初三年级的师生为这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具体而微的工作。
答案:B(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A选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正确的。B选项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D选项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推荐当地的美景,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女村官自费在花海中拍摄了一组古装写真图片。
B.高考3+3改革方案,意在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增加。
C.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美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深入意见。
D.有人认为,节假日高速路车祸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司机的恶劣驾驶习惯和高速免费造成的。
答案:A(B选项搭配不当,应为“全面提高”,C选项语序不当,应为深入交换意见,D 选项句式杂糅。)
二、文言常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为佣耕若:若:如果
B.或置酒而招之或:有人
C.牺牲玉帛,弗敢加加:虚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寇:敌寇。
答案:C(A选项若:你B选项或;有时D 选项句寇;入侵)
6、下列各句中诵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B)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两章》
7、以下关于各篇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中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愚公移山》里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C.《岳阳楼记》中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D.《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
答案:B
8、下列句子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
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翻译:人经常犯错后才能改正,使心困苦使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
B.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满井游记》
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