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9 13:09: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70字)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朱光潜
教学目的要求:
1、  熟读并背诵这四首词,体会其中的意蕴。
2、  理解作者是如何赏析这四首词的。
3、  了解诗评的基本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背诵词,理解作者赏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方法:
诵读·解析·综合·点评
课型:自读课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         引语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的诗词,平时学习诗词大多是在课堂上由老师来点拨和讲解,自己独自赏析诗词的能力不够。如今,我们可以初步来培养自己赏析诗词的水平,先大家一起来看看朱光潜先生是如何剖析白居易和辛弃疾的四首词。
二、         解题
这是一篇诗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精确而独到的分析揭示了这四首词的意蕴,给人以启迪。文章在分析、评论这四首词的时候,从两点入手:一是典型的情节,二是精练的语言。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现代著名的美学家。
三、         析词
1、  白居易《忆江南》(其一、其二)
  1读读背背(点生抽查,再集体背诵)
  2了解作者(参见题解,后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太傅,唐代现实派大诗人。他终身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前期进取精神较强,多有为民请命之举,后期思想趋于消沉保守,寄身于佛教。他提出了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创作理论,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他与元稹友谊甚好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较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3串解词的大意
注音:谙(ān)熟悉  更(gèng)才能
重点了解“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含义。
2、  辛弃疾的《鹧鸪天》和《西江月》
  1了解作者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放派爱国词人。他从少年时起,一生坚持抗金。因被统治者嫉恨,曾两次退职,最终在铅山忧愤而死。他的词艺术风格多样,富有表现力,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为题材,抒发爱国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忧愤。他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推向了新的高峰,因与之并称“苏辛”。
  2解读《鹧鸪天》
  本词内容主要是歌咏农村的早春美好景象,表示自己乐于过田园生活。上片写景表现了农村和谐自然宁静的风景画面。“斜日”句意为寒林的上空飞着几点日暮寻巢的乌鸦。下片带入人的活动,“城中”两句是从刘禹锡《杨柳枝》一诗“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句化出,通过“桃李”与“荠菜”对照,透露作者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
  3解读《西江月》
  本词写农村夏夜的美妙景色,反映出作者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片渲染了农村夏夜寂静之中又十分热闹的情景,把欢乐的心情都写活了。下片中时间明显推移了,天气骤变,疏雨将临让词意平地起波澜,表现了夜行之人的焦急心情,结尾两句“忽见”又把作者惊喜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