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60字)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朗诵体会文章的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
2、 学习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多侧面发现课文美点,多层次表达自己感悟的方法和技巧。
3、 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把握骈丽藻饰、词采华美、自然抒发情感的方法。
4、 体会和感悟课文的情思和哲理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二、 课型与课时:
说读课,三节。
三、 预习要求:
1、 读课文,正音,读注释,能做到正确译说课文。
2、 看文后知识短文,初步理解骈文特点。
3、 想象课文中的各个镜头,准备说一段描述的话。
4、 圈点勾画课文中包含哲理和情思的语句,准备说一段哲理性的话。
四、 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将《滕王阁序》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历史内涵、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感物兴怀,即景抒情,讲究骈丽藻饰,用典言史、言事、言情的千古骈文之绝唱。所以教学这片文章要在读上下功夫,通过美化朗读的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美读古诗文的兴趣,让学生充分的读起来,以读来带讲、带析、带赏、带悟。
五、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说读第一自然段。
1、 简介作者和《滕王阁序》的来历,用有关史料,来激发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兴趣。
2、 简介时代背景。
3、 检查预习情况。
4、 师背诵这篇文章,让学生整体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第一个教学板块:动口朗读,熟悉课文。
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段。要求大声读起来,同学们一定要动口。
1 、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老师纠正读音中的误处。
2、老师纠正之后,学生读第二遍。
3、老师指出骈文句式特点,学生读第三遍。
4、老师指出课文中有这样一些字词需要认读、掌握:翼、轸、襟、瓯、墟、蕃、戟、懿、襜、饯
5、 自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个教学板块:动心朗读,互说译文。
(这一教学板块中的“说”,为“理解性的语言表达训练”。同学们在这种大家都来说的学习环境中受到了感染,为后来学习步骤中的“说”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1、 学生各自读课文,要求既要动口又要动心。动心就是动脑,就是在朗读中想一想,每个词是什么意思,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2、 学生看注释,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互相说译文。
3、 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课文,每读一句,学生跟着杂然的翻译文句。
4、 教师检查学生活动的学习效果,请学生口头翻译几个难句。如:“滕蛟——词宗”等。
第三个教学板块:动情朗读,析说文句。
(这一教学板块中的:“说”,为“分析性语言表达训练”,,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将要进入“理解课文中描写的表达作用”这一层次。)
1、 学生再读课文,此时的朗读要求是动情,要读出课文内容的轻重抑扬快慢,从容、激昂、喜悦,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师以句子为单位,以对句子的表达作用进行理解为重点,学生析说文句。
3、 教师点示:这个句子“写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