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50字)
壮丽的三峡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把爱国主义的基本思想,蕴藏在壮丽山河风光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之中的特色
2.学习本文以空间转换为说明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 征表现景物的写法。
3、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本文,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
2.学习本文,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所赞美的内在精神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
2003年6月1日零时,三峡工程成功下闸蓄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浓墨重彩写下这一刻。滔滔江水扶闸攀涌,叠现着"高峡出平湖"的人间奇迹;巍巍大坝挺胸矗立,展示着"当惊世界殊"的盛世辉煌。
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到如今,百年梦想终成现实。
三峡工程将会每年带来千亿度廉价的能源 ,长江的航运条件将大大改善、三峡水库的建成将削减洪峰的肆虐、高峡添平湖三峡的景色将更迷人。
对于昔日的三峡美景,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抒写三峡的文字就很多,同学们在初中时也学过不少。如郦道元《水经注·三峡》,李白的《秋浦歌》、《朝辞白帝城》等等。
前面刚学过的《过万重山漫想》通过"漫想",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勇于开拓的志士仁人表示了由衷的赞美。但是要在众多的名文俊笔中写出脱俗的文字来,不费踌躇是不行的。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三峡的文章《壮丽的三峡》,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第11回的解说词,是为该部分电视画面配制的文字说明,重点介绍了长江流域中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独特的人文景观。对瞿塘峡的岩壁碑刻、古栈道遗址,巫峡的巫山十二峰、孔明碑、香溪,西陵峡的险滩、黄陵庙等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历史 演变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和渲染,使观众在观看电视图像过程中加深了对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的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翟塘峡为长江三峡第一峡,又称夔峡。从奉节白帝城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雄伟壮丽著称。长江南岸的白盐山与北岸的赤甲山对峙,岩壁如斧劈刀削,恰似一扇屋门,紧锁长江。江水在峡中咆啸奔腾,旋涡四起,山雄水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止。
巫峡为长江三峡第二峡。从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峡长45公里。其特征是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幽深秀丽,似一条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巫峡景区由"三台八景十二峰"等景点组成。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长70公里,自宜昌秭归县香溪河至宜昌市南津关,其特点是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三峡著名的三大险滩。西陵峡中景观甚多,著名的有黄牛峡、黄陵庙、三峡工程、灯影峡、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屈原祠等等。
这段解说词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们继续沿川江而下"到"具有各自不同旋律和节奏的乐章所组成"),对三峡的情况介绍及总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