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2 22:23: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00字。
烛之武退秦师
[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应该了解一些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等先秦散文常识以及有关《左传》的一些知识,学习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主人公出色的外交才干;还应注意体会本文情节波澜起伏、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详略处理得当及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二、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内容有三点:一是把握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特点,二是理解文章情节特点,三是积累有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本课的难点在于了解《左传》的语言特点及外交辞令和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另外,要在整体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学习自己看懂注释,从而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和句式。
三、轻松学习
㈠基础知识
1.《左传》中的成语
东道主、一鼓作气、唇亡齿寒、尔虞我诈、城下之盟、不自量力、病入膏肓、鞭长莫及、刚愎自用、甘拜下风、从善如流、断章取义、甚嚣尘上、风马牛不相及
2.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郑国)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既东封郑(封:名词用作动词,成为疆界)
3.特殊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式
㈡课文内容
1.烛之武经佚之狐推荐后与郑伯的对话表达了他们两人怎样的心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前一分句写出了烛之武对自己年轻时不被赏识的愤慨,后一分句则发泄了满腹的牢骚与委屈。但面对如此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郑伯的做法,固然有表现谦诚的一面,更主要的是衬托烛之武外交能力的卓越。这就为烛之武的成功,更为“退秦师”又一次埋下了伏笔。
2.烛之武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秦伯改变态度?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秦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形势,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秦伯。这段话可分为四层。第1层(第1句)欲进先退,提出问题。烛之武似乎是站在秦国立场说话的,使秦伯愿意听下去,为劝说提供了可能;第2层(“若亡郑”至“君之薄也”)说明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