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4120字。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平凡之中见深远、叙议结合的写人记事的笔法。
2、理解蔡元培先生作为“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说明:当今天的教育正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中的痛时,再一次缅怀渐行渐远的蔡元培先生显得多么的重要。冯友兰先生以哲学的方式走近了蔡元培,提炼出蔡先生崇高人格的整体特征:“极高明而道中庸”。最可贵处更在于作者没有因为人物精神的抽象而流于平板,而是以平白朴素的语言叙事议论,于平凡处见人物的境界,而这种精神境界正是蔡先生成为“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圈点品读、勾划重点词句和具体段落,学习本文以平凡见深远勾画人物,以叙议结合的方式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 难点:对蔡元培先生“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境界内涵的理解。
说明:高中阶段学习写人的文章,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出了怎样的一个人,更应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写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
蔡元培先生的精神境界之高令后人仰视,对其精神境界内涵的理解是难点。高明的作者巧妙地选取平凡的事例来勾画一位“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大教育家形象,又以精粹的议论恰当地点出了蔡先生的精神境界的内涵。这是本文的独到之处,我们要重点领会。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他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二是革命。但最重要的是教育。从他开始,中国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在他逝世之后,国民党教育部的诔词中有“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只!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
毛泽东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能为另个兵戎相见的政党所共同推崇,恰说明了蔡先生有个超越政党见解的巨大人格。
那么,他的人格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又来自哪里呢?我们一起阅读一下哲学家冯友兰的纪念文章《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二、文本阅读与理解
1、冯友兰是如何评价蔡元培先生的?
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
2、朗读文章,思考,文章在结构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写蔡先生的春风化雨,一部分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