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重难点突破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6 18:19: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50个字。
知音难求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重难点突破
山东省五莲县魏家中学 丁兆存
教冯梦龙的话本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人教版第七册),最大的困难就是篇幅太长,又是课内自读篇目,时间紧张,重难点不好把握。因此,突破了本文的重难点──知音难求,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对此,笔者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的。
一、引题突破:营造知音情感氛围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粗略感受知音相通产生的审美体验,我给学生印发了一段话语材料,让学生仔细阅读,认真揣摩,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思考自己阅读小说时,为什么会对书中的人物不幸遭遇感到痛哭流涕或者恨得咬牙切齿,为什么会向往书中描写的那种理想世界……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道:“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摘自《红楼梦》第23回)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林黛玉偶听《牡丹亭》曲词时产生的审美感受,汤显祖提供的这一表达信息被林黛玉准确地接受和破解了(实际上是曹雪芹解读《牡丹亭》并与之发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审美体验,算是真正地遇到了知音。
二、内容突破:进入知音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对话语材料的阅读,对知音的内涵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回过头来学习本文。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俞伯牙为什么会摔琴谢知音。学生通过预习,不难回答:因为只有钟子期能够听懂他的琴音,是真正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没有了心灵相通的知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