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
写作文的九大法宝
善
“善”就是善良。有人也许要哈哈大笑:“胡说八道,善良和写文章有什么关系?”您先别急,这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关系大着呢!孟子在数千年就捋着胡子说:“仁者无敌。”这个“仁”字包含的“包容”、“同情”这层意思就是善良。一个人的包容心越大,同情心越广,他的文学成就也就越高。例如鲁迅,他始终对中国人甚至全人类的命运充满着人文关怀,所以他不朽。有人说:鲁迅不是经常针锋相对地“骂人”吗?不错,佛法云:惩恶即是扬善。爱憎分明正是“善良”的前提,否则,一味的善良必然像唐僧那样是非不分,一味的骂人则像一只疯狗,正如当前某位今天骂金庸,明天骂鲁迅的作家。
“善良”何以能提高写作水平呢?因为包容心越大,你的眼界与心胸就会越宽广,就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与人斤斤计较,你的文章也会因此而深刻和高超,而越是拥有同情心的人,越容易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这样你写文章时观点便会更全面,而且更有人情味,更感人。我曾拜读过一位年青作家的散文,题为《感动》,只描写了父亲在雨中用身子为孩子挡住风雨,因为他写出了天下间父子的真爱。没有同情心的人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好文章的。因此,一个“善”字对写文章有大功用,对大作家如此,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因为牛刀小试,定会百无一失。
美
俗话说得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可见美并无固定的标准,主要在于各人的喜好。然而美还是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的,不然何以用西施作为美人的代名词呢?写文章也是一样,有的人求深刻,有的人求幽默,有的人求华丽,有的人求平淡。如此种种,就像对于情人的态度,全凭自己的喜好;但无论你追求哪一种风格,都必须具备某些共同的标准,就像大家公认西施为美人一样。这层意思具体到各位同学身上,便有如下两层含义:第一,要养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人们常称赞写得好的字,说它“有体”,不管是颜柳张赵哪种“体”,反正让人感觉有骨架,有气势,与众不同。写文章更须要这种体,要让你的思路,你的语言论点个性化,不可人云亦云,用个时髦的词叫做“Cool”,这酷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你喜欢哪个或哪类作家,不妨仔细看看他的书,看看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