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2640个字。
短文两篇
行道树
学习目标:
1朗读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揣摩形象化的语言,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合作研讨的习惯。
重点:
1、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2、抓住关键语句(议论性的文眼),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难点:联系生活体验,辨证的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通过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来体会人生的意义。(板书文题、作者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
(一)、朗读、整体感知:15
1、 检查预习情况(字音、朗读)
2、 学生进一步朗读课文,并以“的行道树”的形式,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题目加个修饰成份(说说理由)。
(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发言,在此基础上,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的主旨。)
2、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概括表达能力明确: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行道树的自述,表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研读课,理解重点词和句子的含义。20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揭示课文主旨、富有哲理性的话,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
2、为了更好的理解这句话,把握文章的主旨,采用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围绕这句话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在小组内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课堂发言,在班上讨论,进行集体探究。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诚市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在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