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60个字。
走进自然 走进心灵
——品读张岱《湖心亭看雪》
张岱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湖心亭看雪》一文,百读不厌,诵读之,品味之,言有尽而意无穷。
写雪景,一般人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无影无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凛然之气。写景从人的感受入手,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清、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作者连用三个“与”字,对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然后,我们再来品味那几个绝妙的量词,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似乎渐渐飘出了他所乘的小船,在半空中俯视着这大雪覆盖的西湖,一切都是那么静谧,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自己的小船如一若有若无的草芥,船中人更是渺如沧海之一粟“两三粒而已”。作者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作者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在现实中实在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