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9张。另含简案1份,约1300字。
英德市第四中学教育科研课题
《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月光下的遐想
——打开想象的空间
【教学设想】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写“虚”——主观的情、意、想象,这是对学生一种较高的写作要求,“遐想”不是“启发”“启示”,也不是思索,如果老师过多的去讲,也许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或许借助某一些媒介,也许能有不错的效果。因此,本课设想是通过借助有关月的乐、月的景、月的文,一步步引导、启迪学生去感悟、遐想。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感悟出要写的东西。所以,对于知识点,不作过多的讲解,对于学生的感悟,不作过多的评价,关键是让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联想,大胆想象,并能够溶入自己的作品中去。
【教学目标】
引发学生打开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启发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多角度进行遐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情境设置法、启发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执教】曾美玲
【时间】2005年12月2日
【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月的名篇。2、试写一段与月有关的话。
一、情境导入
播放《水调歌头》影片
教师:每当夜幕降临,在那蓝色的苍穹,升起了一轮明月,它将银光泻在广袤的大地上,勾起人们心中多少的往事,引发人们多少遐想——同学们,如果我问你们,月亮会给你带来怎样的遐想呢?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先来共同体验、感受一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我们的想象,在月光下把我们心中的感触说出来,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