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20字)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管探
元济高级中学 沈翔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接受式作文教学 研究性作文教学 建构主义 写作模型 评价模式
【论文摘要】带有浓厚应试功利色彩的传统的接受式作文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与学生个性的发展,顺应课堂教学改革潮流,改革传统作文课教学,将研究性作文教学引入课堂已势在必行。研究性作文教学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方法为实践指导,以“研读建模——实践用模——评改固模”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全体学生全面的写作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写作能力为目标,是对新时期语文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方面要求的积极响应。
论题的提出:作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四位语文教师的抱怨
抱怨一:“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写作文真是要了他们的命。今天这节课我刚说要写一篇作文,底下学生就一片唉声叹气,一脸无奈状,真好像作文是为老师写的。要知道,现在不多练练笔,作文能力怎么提高?考试中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唉,他们怎么就那么缺乏自觉性!”
抱怨二:“上星期我化了两节课指导学生如何写作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可是,哎,你看看,这交上来的作文还是初中那点水平,简直叫人不忍卒批。课上讲了那么多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可是有几个学生用上去了?这批学生真是对牛弹琴。唉,听归听,写归写,这作文真不知该怎么个弄法!”
抱怨三:“现在的学生阅读面窄得可怜,又不关注生活,不肯多动动笔,写出来的文章幼稚可笑,要技巧没技巧,要文采没文采。连最基本的文体都搞不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像四不象,像流水帐,又像个瘪三,批得我胃口都倒了。更可气的是,你看,这个学生叫他重写了两遍,那水平仍然是外甥提灯笼——照舅(旧)。”
抱怨四:“今天这节作文讲评课我上得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辛辛苦苦把作文批出来,忙忙碌碌把课备好,可学生竟然一点也不给面子,一点也没有合作精神。我读好作文,他们无动于衷;读差文章则哄笑不止,争着打听是谁写的。要他们评评看,净说些言不及义的话;更可气的是居然有几个学生在做数学作业,还有几个打起了瞌睡。唉,下辈子投胎我再也不做语文老师了。”
听了以上四种抱怨声,也许我们不禁要问:作文课怎么啦?毋庸置疑,教师想要教好作文,学生也想写好作文,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两种美好的实质上是一致的愿望不能产生理想的结果?这不由得让我们深思。以上四种抱怨声可以说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折射出当今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一方面时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传统的接受式作文教学由于其自身的弊端而走入了低迷徘徊的沼泽。学生对作文“感冒”,提不起兴致者、勉为其难者、敷衍塞者不乏其人,形成了“被动作文”的一道景观。这当然不能苟求学生,而应当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施教者一方寻找原因。相对于阅读教学的改革,作文教学的改革明显滞后,而写作能力的高下恰恰又是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最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改变传统作文教学重接受轻创造、高投入低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