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大学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8道题,约5450个字。
吉林省长春市大学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15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贾岛《题李凝幽居》)
5《岳阳楼记中》中,范仲淹借古仁人抒发了旷达胸襟:□□□□,□□□□。
6.杜牧在《泊秦淮》中表达对上层统治者不务政事、耽于享乐的句子是:□□□□□□□,□□□□□□□。
7《岳阳楼记》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劝勉规箴,也表达了自己高远的政治抱负□□□□□□□,□□□□□□□。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能够体现词人豁达心胸的诗句是:□□□□□□,□□□□□□,此事古难全。
二.阅读(45分)
1.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文后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孟子名轲,字(),战国时期著名()家、教育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故不为苟得也()(2)故患有所不辟也()
(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4)是亦不可以已乎()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论证方法,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2分)
13.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作者却提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谈谈你的见解。(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4解释加点字(1分)
1)玉盏俱碎() 2)非故也()
15.“吏将伏地待罪”说明吏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过失。用自己的话指出吏待罪的原因?(2分)
1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韩魏公怎样的品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