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卷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三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15 13:17: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5220字。注重基础。
高二语文选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广东省高州市石鼓中学   李想
注意: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到第六页的答题表上。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俏丽   硝烟   悄声细语  霄壤之别
B.纶巾   沦陷   囫囵吞枣  论资排辈
C.荟萃   杂烩   脍炙人口  市侩哲学
D.贿赂   恪守   束之高阁  络绎不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演绎      事必躬亲      忸怩作态     有志者事竟成
B.缉捕      声名雀起      沁人心脾     事实胜于雄辩
C.噩耗      意气风发      鞭辟入理     多行不义必自毙
D.清澈      坐收渔利      乔装打扮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3.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
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C.柳永、李清照、陆游、温庭筠
4.下列对李清照《鹧鸪天·桂花》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表现了作者对于内在美的推崇。
B.本词善于在咏物中议论,全词除了开头两句是直接描写桂花外,其余都是议论的文字。
C.“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中,梅与菊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自叹不如,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暗含词人的贬斥之意。
D.“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中的“骚人”是指屈原。这两句借对屈原的抱怨,突出了词人对桂花的珍重、喜爱。 
5.下列对柳永《望海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
B.善于点染是本词的特色之一,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这是染。
C.“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D.“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此三句中,“列”、“盈”、“竞”写出了杭州的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暗含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讽刺。
二、  宋词鉴赏(共39分)
(一)阅读苏轼《念奴娇·中秋》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词回答后面的题目。(15分)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无云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  甲  。玉宇琼楼,飞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  乙  。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翩然归去,  丙  水晶宫里,  丁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下面①-④句是从上面《念奴娇·中秋》一词的甲、乙、丙、丁处抽出来的,试把它们归位,依次正确的位置是: (   )
①望中烟树历历 ②何用骑鹏翼  ③一声吹断横笛  ④冷浸一天秋碧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