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体会
- 资源简介:
约4720字。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体会
眉县职教中心 闫亚桂
[内容提要]囿于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全程灌输,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习惯于满足现成结论,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缺乏竞争精神,成为因循守旧、缺乏灵性的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认清课堂教学的重要职责,努力提高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质量,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使用语文的实际能力,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主动严谨治学,修炼思想,端正品行,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又尊重学生的正当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渗透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天地,引导学生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课堂 模式 个性 特长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是起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作用,让学生在创新中活动学习。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者的主战场,教师如何排兵布阵,调兵谴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面对全新的现代教学理念,职业语文不能不对自己的教学全面的定位思考。传统的教学把学生作为知识容器,被动坐等老师“喂食”,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迫使学生只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如何创造条件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钻研创新,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新思路。
一、 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一个好教师应该善于选用教材内容,挖掘教材潜力,发挥教材在提高学生素质上的根本作用。学生是人,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可千篇一律,万人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