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初三年级语文学科调研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6340个字。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初三年级语文学科调研试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
一、文言文部分(40分)
(一)默写(15分)
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4.风劲角弓鸣,__________________。(《观猎》)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狼》)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6-7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这首小令,点明秋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这首小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仙子”,词牌名;“咏江南”,这首词的题目。
B. “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是化用杜牧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在突出江南的繁华富庶。
C.杀:用在动词“爱”的后面,表示程度深。
D. 这首小令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特有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本文作者是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___。(2分)
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醉翁亭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依树建庙
会稽①石亭埭②有大枫树,其中空朽,每雨,水辄满溢。有估客载生鳝至此,聊放一头于枯树中,以为狡狯③。村民见之,以鱼鳝非树中之物,或谓是神,乃依树起屋,宰牲祭祀,未尝虚日,因遂名“鳝父庙”。人有祈请及秽④慢,则祸福立至。后估客返,见其如此,即取作臛⑤,于是遂绝。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②石亭埭(dài):古镇名。③狡狯:取乐。④秽:不敬重。⑤臛(huò):肉羹。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因遂名“鳝父庙”_________ (2) 于是遂绝_________
12. 对待枫树空洞中的鳝鱼,村民和估客采取完全不同行动。村民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在估客则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分)
1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