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1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16 13:12: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15份,Word版)
  第5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学案.doc
  第5章 相交线平行线配套 课时练习.doc
  第5章 相交线平行线配套 课时练习答案.doc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参考答.doc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配套课时练习.doc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学案.doc
  第7章 三角形参考答案与提示.doc
  第7章 三角形配套课时练习.doc
  第7章 三角形学案.doc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答案.doc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配套课时练习.doc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案.doc
  第9章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答案.doc
  第9章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练习.doc
  第9章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学案.doc
  第1课时    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对顶角与邻补角的概念,能辨认对顶角与邻补角;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2.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及概念;
  【活动方案】
  活动一 认识邻补角,对顶角
  阅读课本P2-3回答下列问题并在组内讨论交流
  1.什么是邻补角?什么是对顶角?
  2.两条直线相交,共有几个小于平角的角?每个角的邻补角有几个?相邻两边位置关系如何?
  3.对顶角是否成对出现,如何寻找对顶角?
  4.完成下表,并在小组进行交流: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  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如果改变∠1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他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活动二 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阅读课本P3例题,完成下面问题,并进行小组交流:
  1.如图,已知∠AOC ,         
  (1)在图中画出∠AOC的补角∠AOB,∠DOC;
  (2)此时图中的角(不包括平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_   __对对顶角,根据每对角存在的位置关系可将它们分成__    _类.
  (3)图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            __  ____.
  2.若∠1与∠2是对顶角,则___     ____,依据是___                     ____.
  3.若∠1与∠2是对顶角,且∠1+∠2=130°,则∠2=_____   __.
  4.若∠1与∠2是对顶角,∠3与∠2互补,∠3=60°,那么∠1=_______.
  5.如图,已知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且∠1=50°,求∠2,∠3,∠4的度数?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检测反馈】
  1.如图,∠AOC的对顶角是___    __;__   ___是∠DOE的对顶角;如果∠BOE=30°,
  则∠AOF =___     __,根据是______          ______.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
  1.D  2.A  3.D  4.2(2-x)+3y+5=0.4x-y=0  5.   6.—2,   7.将此实际问题构建为方程2x+y=7,求其正整数解:x=1,y=5;x=2,y=3;x=3,y=1.故得到三种截法:2m长,1m长的钢管根数分别为1,5;2,3;3,1  8.a=1,b=3,a―b=―2;a=4,b=2,a―b=2;a=7,b=1,a―b=6
  第2课时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
  1.B   2.D    3.x=-6,y=6;x= ,y=    4. x+2y=13    5.(1) (2)   6.a10=29(提示:先列方程组算出a1=2,d=3)
  第3课时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1.D    2.A    3.5,-1   4.-3,2     5.(1) (2)  
  6.设用机器每天编织x件,手工每天编织y件.由题意得 得3x+y=100
  第4课时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
  1.B   2.C  3.3  4.5   5.(1) (2)   6.3 
  课题: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学习目标】
  1.了解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等概念.
  2.初步学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活动方案】
  活动一  了解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等概念
  阅读课本P121至倒数第二行,画出不等式的概念,并在关键词下做上记号,依照不等式的概念完成下列问题:
  1.自己举出五个不等式:
  2.用不等式表示:
  (1)a是正数; (2)a是非负数;
  (3)a与4的和不大于2; (4)a的一半小于4.
  小组交流:从符号上看,不等式的形式有何特征.
  活动二  初步学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阅读课本P121-123,画出不等式的解及解集的概念,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哪些数值是不等式 <8的解?哪些不是?
  -1   5   3.9   4.1   -3   4   -2
  2.把不等式 <8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小组交流:在(2)中,数轴上表示4的点画空心圈,表示什么意思?
  【检测反馈】
  1.下列数值哪些是不等式 的解?哪些不是?
  -4    -2.5    0    1    2.5    3    5
  2.用不等式表示:
  (1)a是负数 (2)a与2的差小于-1
  (3)a的4倍大于8 (4)a的一半小于3
  3.直接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3<5 (2) 2x>8 (3) x-2>0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