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专题复习指导:结构与层次
- 资源简介:
约12540字。
结构与层次
一、目标取向:
1、明确在文章中体现清晰合理的层次结构,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2、掌握记叙文写作的结构层次。
二、问题描述
1 作文层次不够合理、清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划分的段落不合理,不是一段到底,就是分小段大段,这两种表现形式都让人摸不清文脉。
三、方法指导:
(一)
进入初中以来,对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但在立意上要力求新颖,在谋篇布局上也要下一番工夫。因此,好的文章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要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层次的安排尤其显得重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层次,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言之有序,即文章在结构安排上要有效地表情达意,让人们读来明白是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而不是杂乱无章、颠三倒四。所以,层次安排妥当与否,对文章中心能否落实起到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的过程中,要考虑得周到、细致。小到一个句子、大到整篇文章的布局,都要全盘把握,不能想到哪里了就写到哪里。
我们在安排层次的时候,还要根据中心的需要,运用各种技巧,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层次的安排还必须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初中阶段主要练习写记叙文,那么在层次的安排上就应考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还要考虑情节发展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层次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写文章,无论什么文体,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写作素材,在文章中体现清晰合理的层次结构,即段与段之间有明晰的层次关系,一个语段之中句与句之间也有明晰的层次关系。文章的层次布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精心构思,刻意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因此,文章层次的确定、叙述的先后,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文章的线索等均应有主旨来确定。
例文一
笑
冰心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火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