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 资源简介:
共2课时,约5100字。这是专门为人教社编写的出版原创教案,落实新课标精神,注重梳理探究拓展的好参考资源共2课时,约5200字。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张俊奎)
●○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3.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 媒体平台:
1.教学用具:多媒体 展示台 DVD影碟机等
2.准备课件:利用PowerPoint教学课件、相关的文本、Mp3歌曲等 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分析:
这是一篇伦理学方面的随笔。过去课本中关于父母之爱这类的文章选的较少而且是重感性的,本文是从理性的角度进行议论,对高一学生,学起来还是有一点难度的。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前提下,教师应注意把握分寸,既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又要防止过于抽象。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现在结合自己的体验读这篇文章,教师若能由浅入深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完成学好本文之目的。
2、教学方法:
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老师可根据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提出几个疑难问题,完成探究性学习。
最后,再阅读课内拓展文章,自己完成文后思考训练题,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3、课时安排: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文脉梳理、疑难探究;
第二课时:巩固落实、整合全文、拓展训练。
4、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说起父母之爱,我们都不会陌生,同学们能否列举一些古今诗词歌曲文章来证明这一点呢?
(或由老师播放一首歌曲,如《母亲》《父亲》或《儿行千里》等创设教学情境。)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之爱确是人间伟大的情感,但是,这些作品都是感性的,多是用真实的细节或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深切的感受,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节选)(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