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课堂实录1
- 资源简介:
约6330字。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课堂实录
教材:沪教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试用本)》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时间:2011.1.5
地点:嘉定二中高二(2)班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执教:沈国全
师:上课。
学生:起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教师板书: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冯友兰)
师:已布置大家课外看了。有几个问题:你看懂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懂的?
生1:了解他身边发生的事情。
师:简单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生:开证明书的事。
师:一件小事,是吧?
生2:读懂的是蔡先生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
师:还有哪些不懂的呢?
生:“三不主义”。
师:这里介绍一个:不做官。还有:不纳妾、不打麻将。
生3:蔡先生是很伟大的教育家。
师:包括哪些方面?
生3:春风化雨,兼容并包。
师:还有哪些不懂的?
生:蔡元培在北大改革的背景不太清楚。
师:这个书上有介绍,第10段,老北大是什么?官僚养成所,培养做官的地方。详细的了解还有待课外查找资料。
师:大家都看了。文章比较长,这么读呢比较困难。标一下段落,多少段?24段。这么长的文章,要从结构入手,这是读书的方法。请大家看一看,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样的?通俗一点说,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刚才3个同学,对文章都有所了解,如果想对文章有整体把握,要从结构入手。
生4:第1段,总起;第2-22段,是分说;第23-24段是第三部分。总分总,中间部分又分为两层,2-9是第一层,10-22是第二层。
师:你怎么知道正好切在22段。
生4:正好能够回收第2-22段,照应标题,“我所认识”。(师:还有什么你看这一段最后一句是什么?)他是中国现代的大教育家。(师:跟前面哪句话是一样的?几乎一样。)第一句话。
师:写文章特别是散文,特别像散步,你晚上出去散步,你总要回家,兜回来。虽然在路上要过一条小桥,甚至一条河,甚至什么什么,但是总归要兜回来。“他是中国现代的大教育家”,兜了这么一圈子,又回来。读文章要注意作者兜回来的地方,起承转合,是吧?请(生4)你上黑板把“春风化雨”、“兼容并包”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