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初二上学期语文总复习
- 资源简介:
约48350个字。
初二上学期总复习
重点课文语段阅读
一、 消息两则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电) 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②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③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④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⑤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勇式的战斗,坚决的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导语,说说包括了哪些要素?
包括时间、人物、事件、结果四个要素。人:人民解放军;时间:21日;人数:大约三十万人;事件与结果:渡过长江。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本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开始,有什么意义?
说明内战原因全在于国民党反动派(意思符合即可)
3.找出文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词语。
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万船齐发、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4.给文章划分层次。①∥②∥③∥④∥⑤
5.在文中,作者对我人民解放军有什么看法?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看法:“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6.本篇新闻的主体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它与导语有什么关系?
更具体详尽地说明了导语的内容
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①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②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