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教师在课堂作文教学中的角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2 21:04: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60字)
如何定位教师在课堂作文教学中的角色
——听“宁波市高中课堂作文教学比赛”之感
                  余姚市第七中学   鲁记安
当前,教学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响亮的呼声与收效甚微的结果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无不时刻警策着更多的人去重新思考日将定型的一些所谓的新思想、新方法。高中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的课堂教学,同样也未能逃出这个怪圈。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真正适合目前高中生写作的需要,才能真正产生预想中的效果,仍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课题。为了响应全省语文界对“交流和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号召,宁波市特举办了此次课堂作文教学比赛,有幸作为听者参加,点滴感受,记录如下: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从“为何作文”到“如何作文”一直是作为作文教学必需的环节被众家所强调,但在回答“为何”和“如何”时,各家就不尽相同。舍异存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回答,作文是语文考试的一部分,好作文才能得高分,但苦于找不到一条得满分的捷径;第二,从教师的角度来回答,作文分数高,语文成绩才能真正好,语文教学才能见成效,但想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素养。分析这两种回答,作文的教与学的目标是一致的:要得高分。(从现实的高考角度看)但两种视角的立足点却是完全相反的:学生把得高分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而教师则把得高分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上。那么,两者究竟有无契合点呢?从听评这次课堂作文比赛中,笔者认为,定位好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角色是关键。

教师是作为教的施动者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的,那么这就区别与学的受动者。两者的情感倾向是不同的。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教和学的不同点突现出来。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作文教学仍有失偏颇之处。下面以这次活动中两位教师的案例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第一位教师以“感悟亲情”为主题,预设目标是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亲情”在写作中的巨大感染力以及了解如何用具体的表现手法引起共鸣。不容否认,“亲情”在文章中的这种力量和“文质彬彬”中“质”的地位。但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这种亲情时却犯了一个错误:错位了教师作为施动者的地位。表现在举例过程中大量引用曾经感动过教师自己的文字片段(有些出自自己的作品),并且动情地给学生讲解它是如何如何感动自己的。一堂课下来,有些学生被教师这种细腻而善感的情愫所感动,甚至流下了眼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被自己预设好的故事所感动,沉浸在其中。此时,教师也成了自己的听众,作为一名受动者和学生一起感受着这一“亲情”。课终时分,教师的感受更进了一层,但学生呢?他们依然没能明白为什么这份“亲情”对你来说这么值得珍藏和回味。在课堂上他们听到的只是一个感动过你的故事,他们仍然无法深入去感受每个人心中的这份“亲情”,激起他们写作的欲望。
第二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亦有相似之处,他以“感受生活”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心去感受,用文字来记录。同样,这也是写作的根本所在,和前文所述不同的是,这位教师在大量引入自己作品中的文字时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能力。他把生活的苦难、人生的艰辛、对故乡的思念作为情感基础来引导学生如何感受生活,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