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80字。
激发学生动机 促进帮扶教育
[苏州 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 李贵根 215635]
心理研究表明:保持一定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倘若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便会导致民展滞后,即使教给学生最好的认知策略,他们也无法应用。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经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结合实际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整天囿于学校,忙于课堂,生活比较单调乏味,学习就难免缺乏动力,学习起来多为应付老师、家长。班主任这时就应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结合实际创设外部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
1.结合“神六”载人飞天,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
“神六”飞天,民族壮举,华夏儿女,举国欢腾,它标志着中国尖端高科技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借这件事大做文章,在班级展开大讨论:我们的学习是不是只是为了满足老师、家长考高分的要求?倘若祖国航天事业需要你,你需要具备什么?作为炎黄子孙,你是否为“神六”而自豪?作为接班人,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再辅之以几个古今英雄模范故事,以形成榜样示范作用,触动学生去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使他们自己意识到“应付读书”是多么“短视的行为”。从而树立目标,向心中的榜样看齐,重新确立“远景性学习目的”。
2.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学科的兴趣)从哪里来?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位老师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体现是多方面的,具体有:
1)学科专业素养扎实。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才能做到上课游刃有余,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心学生上面,也才能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使学生在佩服的同时也与老师更贴心。根据“注意分配”规律,一个学科专业不扎实的教师,他(她)的精力放在学科专业上过多放在学生身上就会少,对学生关注过少又怎能针对学生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
2)熟悉教育的功能。一个教学艺术水平高的教师,他(她)必能熟悉教育的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促进个体的发展。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