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其他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3 21:02: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00字。
谈《女神》的 积 极 浪 漫 主 义
梅家河中学   鲁向阳
《女神》是郭沫若诗歌的代表作,出版于1921年8月,因为它充分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并成功地创造、运用新诗的主导形式----自由体,把新诗艺术推向新的水平,因而成为白话新诗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标志,也为新诗奠定了基石。《女神》是现代浪漫主义的发端,把“五四”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它所表现浪漫主义是积极的浪漫主义。
一、内容上表现出突进的时代精神是积极的
《女神》共三集。第一集共收三部诗剧,第一部《女神之再生》,以神话中的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战争,使天倾地陷,象征军阀混战把中国践踏得破烂不堪。诗人借女神之口,表达了努力创造、追求的积极精神和美好理想。第二部《湘累》塑造了屈原的形象。借屈原之口,诅咒混浊的、黑白颠倒的世界,也是对黑暗的旧中国的抨击。第三部《棠棣之花》,取材于战国时代聂政刺杀韩相的历史故事,借以揭露当时中国军阀“争城者杀人盈城”。第二集最为重要,有许多最有代表性的最重要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如:《凤凰涅磐》、《天问》、《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第三集所收诗篇,写作时间的跨度大,因而内容也很庞杂,风格与五四高潮时期的风格不同。
《女神》集中地,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突进的时代精神。就这一点来说,当时再也不能找到第二部,因而它是无以取代的。
首先,这种时代精神从诗集中那种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扫荡旧世界的精神中表现出来。可以说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所追求的“摩罗诗力”,在十数年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之后,才在郭沫若的诗中得到表现。《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这种情绪是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相一致的。因此,诗中的“我”,是与时代、与人民相联系的“大我”,是朝代精神的代表者。《天狗》的二十九行诗,每行都以“我”开头,如:“我是月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