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50字。
作文教学案例:成长的烦恼
本学期第二次作文活动是“成长中的烦恼”。此次活动采用了唐山市丰润区高启山针对十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把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设计。
活动一开始,我让学生先回忆、整理一下生活中曾经发生过哪些让自己烦恼的事情,然后以小标题的形式简单地列清单。任务布置下去以后,从学生的表情来看,他们对这项活动不大感兴趣。问及原因,学生说觉得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也没觉得有过什么烦恼。几个一起实验的老师也说:“这些孩子没心没肺的,哪有什么烦恼呀?”我却不以为然,说:“怎么可能?难道他们就从来没有哭过?没有愁过?”正在我们争论的时候,一个学生进来送作业了。我叫住他,问:“你有过烦恼吗”“没有!”他很干脆地回答。“长这么大,你就没有哭过?”“哭过。”“为什么哭?”“我爸打我了。”“为什么打你?”“我不完成作业就出去玩了。”“那你当时怎么想?”“我恨他!”“哄”的一下,大家都笑起来。我也被他的憨直逗笑了。“还想什么了?”我笑着追问他。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当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不养着他。”大家听了笑得更欢了。
跟学生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是有心情糟糕的时候的。可为什么一时想不起来呢?是不是觉得这些事情都是不应该说不值得提的?思考过后,我决定先不着急让他们列清单了,就像谈话那样,先启开他们尘封的往事。
作文课上,我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一下:你哭过吗?恨过吗?生过气吗?心烦过吗?……这样简单的问话引起了学生很多的回忆,话题逐渐多起来,一时之间,课堂上议论纷纷。看时机到了,我放手让他们自由结合小组,在小组里把自己的烦恼事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尘封的往事被翻了出来,情感的闸门也被打开了……
交流过后,我又提出让他们列清单的要求,这次他们都不再皱眉,而是很快地完成了。
习作的素材有了,如何才能写出来呢?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写成文章,而是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清单先进行回忆、比较、筛选:哪件事是你记忆最深刻的?为什么?想好了,用着重号标出来。接下来,再认真回忆这件事的具体情节:你为什么烦恼?哪些情景至今都让你无法忘怀?想好了之后,就将这些最重要的环节整理成一个片段。
因为先激发情感再整理片段,学生写起来觉得特别轻松,课堂上非常安静,只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嚓嚓声。我轻轻地挪动脚步巡视,看到大多学生都一挥而就,三四百字的短文半节课就写完了。
学生写的片段收上来之后,我开始认真阅读、整理、分析。
从习作的内容来看,大多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而且在习作中,学生心中的委屈、愤怒、无奈等糟糕的心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引起学生烦恼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后边数据是在相关情况在全班所占的比例):
1 与弟弟妹妹发生冲突时,感觉父母处理欠公平,或者感觉自己受到冷落。(25.49%)
2 与伙伴发生矛盾。(17.65%)
3 父母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合理要求被拒绝,自己的愿望达不到。(15.69%)
4 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做错了事情而被父母或老师责骂。(11.76%)
5 被别人冤枉。(9.8%)
6 失去自己喜欢的人或者物。(7.84%)
7 因失败而懊恼。(3.92%)
8 做错事说错话而后悔不已。(3.92%)
9 因自身的缺陷而烦恼。(1.96%)
10遇见不讲理的人而受委屈。(1.96%)
不难看出,学生的烦恼大多来自人际交往。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所以,宽容和谦让的态度都非常欠缺。看来,现在的小学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可以说,活动开展到这里,从完成习作的角度来讲,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本次活动的目的还远没有达到。接下来,我又开始让学生搜集资料、想对策:如果再次遇到类似的烦恼,我们该如何面对或者如何解决呢?请写出让自己摆脱烦恼的“小妙方”。
刚开始时,学生不屑于去搜集资料,大多是凭自己的经验写出了解决方法:转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