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堂公开课个别环节的设计与比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堂公开课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4 17:56: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80个字。
两堂公开课个别环节的设计与比较
笔者曾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后上过两堂公开课,教学设计不同,评价也不一样。现将有关设计摘录如下,试作一比较研究。
一.导入环节
设计一:简介杜甫,唤起回忆,导入新课。
教学现场
1.杜甫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后人是如何评价他的吗?(生回答: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白齐名,被后人称为诗圣。)
2.以前我们学过很多他写的诗歌,你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来吗?(学生在教师提醒下分别背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在艺术创作颠峰时期所写的一首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效果
学生一开始就被置于回忆的情景,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师提醒之下,终于有学生打破了僵局,绝大部分学生也被唤起对旧知的回忆,恍然大悟。心理解脱,沉闷散去,学生情绪转入稳定。
设计二:唤起情感,营造氛围,激情导入。
教学现场
我想大家今天也和我一样,是带着一个真诚的、火热的、跳动的心来到语文课堂的,很好。要想学好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情感投入,要会动情,要有激情,要能忘情。特别是学习诗歌,又特别是学习古诗,又特别是学习经过历史检验的、后人一致推崇的伟大诗人的经典力作。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歌,它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在艺术创作颠峰时期写的一首万口传诵的名篇。请大家齐读题目。
教学效果
学生始而微笑,继而颔首,精神焕发,情绪饱满,齐读时声音洪亮,很有气势。

教学反思
设计一能从已学诗句引入新课,以旧知唤起新知,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认识发展规律,但是因为手法平淡无奇,所以教学效果波澜不惊,学生的学习热情未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学习情绪水平一开始就处在较低的界点,导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