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辨析或修改病句解题技巧点拨汇总
- 资源简介:
约3480个字。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辨析或修改病句解题技巧点拨汇总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
(一)保留原意不变;
(二)改动之处尽量少,能调整不增删,能改一处就解决的决不改两处。
(三)修改后不需要润色。
二、怎样修改病句(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一知、二读、三找、四改、五检查”
1、一知:知道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二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时,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
3、三找: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
4、四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把错的地方改正。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
5、五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三、八年级上册教材的四种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二)成分残缺(三)搭配不当(四)句式杂糅
(一)语序不当
常见的情况:
1、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
2、 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3、 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
4、 不符合语言习惯;
5、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等。
举例说明:
①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②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③事实表明,网络语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词语的前后顺序不当,应该先“滋生”然后“泛滥”。)
④为了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建议。(词语的前后顺序不当,应该先“听取”建议后再“研究”。)
⑤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语序不当的辨析
辨析的关键是理顺修饰语与中心词的关系、并列词语或短句之间的关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