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9/27 14:39: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含解析)(打包4套)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820113.doc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820110.doc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820111.doc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820112.doc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
  1.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创立了分封制以求长治久安,却仍然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导致西周灭亡的事件是(    )           
  A.国人暴动         B.犬戎族攻破镐京     C.城濮之战     D.牧野大战
  【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周厉王与民争利,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从西周衰落下去,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数十年后,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A项符合题意。
  犬戎族攻破镐京是西周灭亡的标志,B不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的晋楚争霸的战争,C项不合题意;
  牧野大战中周军打败了商军,商朝灭亡,建立西周,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国人暴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国人暴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影响。
  2.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配给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做诸侯
  C. 西周通过分封,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下的一员
  【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去作诸侯;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奴隶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不是平民,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3.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 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            B. 禹建立夏朝            C. 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 原始农耕的出现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夏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
  故答案为B。
  【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灭亡的时间。本题难度适中。
  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秦王朝被推翻的主要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郡县制的推行
  C.统治集团的奢侈           D.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王朝统一六国广大地区,实行残暴的武力杀戮、掠夺和军事占领,其统治遭到六国从旧贵族到新兴地主阶级及各个阶层人民的仇恨,陈胜起义就点燃了这个火药桶而使之迅速灭亡。
  故答案为A。
  【点评】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由于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从而灭亡。
  2.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提示词:秦朝一位盐商。结合课本所学,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即秦半两钱。从图中可以看出A项为圆形方孔的铜钱。A项符合题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B项是刀形币,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B项不合题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C项是楚国通行的蚁鼻钱,不合题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D项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铲形币,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秦朝统一后使用圆形方孔钱、西汉实行五铢钱。
  3.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其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                                        B. 大大增加了堵侯国数目
  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 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它是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推恩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4.《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选择题
  1.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 书法                                    B. 石窟                                    C. 山水画                                    D. 诗歌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石窟艺术。B项符合题意;书法、山水画、诗歌是中国的艺术,不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A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2.《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    )           
  A. 魏、蜀、西晋                     B. 魏、蜀、吴                     C. 吴、东晋、梁                     D. 宋、齐、梁
  【答案】B 
  【解析】【分析】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
  3.如果想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阅读(    )           
  A.《史记》          B.《伤寒杂病论》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应该阅读《齐民要术》。D项符合题意;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项不合题意;
  《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B项不合题意;
  《天工开物》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4.下列朝代曾统一中国的是(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隋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