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4道小题,约18930字。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40 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答案涂于答题卡上。
1. 1919 年 3 月 25 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 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 认为 1919 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表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平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如果德国认为 1919 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可知,劳合•乔治认为《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故③④正确;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并不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①错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并非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平的,②错误;故选B。
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①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终结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③美苏成为世界的两大强国 ④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关键信息的是“世界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科技方面的影响,不属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故排除有②的选项,故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形成的背景
3. 20 世纪下半叶没有再度发生世界大战,最具根本性的原因在于:
A. 两次世界大战的警戒作用 B. 热核武器发展所产生的平衡作用
C. 众多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 D. 日趋加强的整体世界的制约作用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以来,随着各种国际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即日趋加强的整体世界制约了世界大战的发生,故D项是根本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警戒作用、热核武器的平衡作用以及 众多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只是部分原因,不能够成根本原因,故ABC项错误。
4. 20 世纪 60 年代,一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合国 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 反映了小国拥有发言权,但未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B. 两个大国是指美国和苏联,小国为新独立的国家
C. 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大国和小国能相互制约
D. 第三世界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
【答案】A
【解析】
“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和国总部)”表明小国拥有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说明存在着美苏大国霸权政治,故A正确;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D项“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表述不正确,排除。
5.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 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 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 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 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 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 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的联合。1993年,欧盟联盟成立,其目标是实现欧洲内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这反映了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但不能说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如俄罗斯不是欧盟成员国。欧盟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各成员国的特点个性依然明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矛盾和分歧。所以B、C、D项的说法错误,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的联合
6.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 1999 年 1 月 1 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 元”,最迟要在 1998 年 7 月 1 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 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
A.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 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 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 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明显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体系,而欧元只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表现。C项对材料内容有不相符之处,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D项内容与史实不符合,与材料内容也不相符合,所以答案选择B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进程
7. 国际联盟的一份调查表明,华南地区的雇农和半雇农占了农村人口的 60%-90%,他们除了将年产庄稼的 40%-60%交作地租外,还要替佃主交纳正常的地税和附加税——附加 税为正常地税的 35%-350%不等。农民被剥削到了极限,只有一场革命能解救他们。这段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 晚清时期中国南方农民的贫困问题
B. “平均地权”思想提出的社会根源
C. 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D.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
【答案】C
【解析】
1920年成立国际联盟,清朝1912年灭亡,故A时间不符合题意;“平均地权”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