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课时训练试题(2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课时训练(打包26套)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内战爆发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65.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64.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63.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62.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61.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60.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9.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8.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7.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6.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5.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4.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3.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2.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1.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50.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9.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8.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7.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6.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5.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4.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3.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2.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1.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0914340.doc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一、选择题
1.【2017•玉林市福绵区期末】右图是毛泽东和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重庆谈判 B.土地改革
C.北伐战争 D.中共七大
2.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是为了( )
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B.改组国民党
C.签订停战协定
D.争取国内和平
3.“蒋介石,善欺骗,重庆摆下鸿门宴,三次电邀毛泽东,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横线上应填写( )
A.假和谈实为内战
B.一心一意谋发展
C.真心真意谋和平
D.两党合作共为民
4.下面关于重庆谈判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蒋介石赢得了准备内战的时间
B.是蒋介石欺骗人民的幌子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5.重庆谈判后,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了全面内战。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 )
A.陕甘宁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6.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7.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目标是( )
①中原解放区 ②陕北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大别山根据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有一种失败叫占据,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以下史实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重庆谈判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抗日战争的胜利
9.率领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将领是( )
A.朱德
B.陈毅
C.彭德怀
D.刘伯承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介石邀毛泽东电文节录(1945.8.20)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若不速予剿除(共产党),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弃,自必贻害无穷……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 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材料三中的“渝”指何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此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文件(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图片是历史的记载。下边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C.三大战役
D.解放全中国
3.1947年,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A.土地使用权
B.土地所有权
C.土地经营权
D.土地管理权
4.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中原突围 B.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C.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三大战役是( )
A.转战陕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B.挺进中原、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D.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6.右图是邓小平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的题词,该战役的主要指挥官有( )
①刘伯承 ②谭振林 ③粟裕 ④陈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延安的《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的重要报纸。1949年4月24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可能会刊登的新闻有(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解放东北全境
C.北平和平解放 D.解放中原地区
8.下面为解放战争示意图,请结合图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内容( )
A.消灭国民党主力 B.建立新中国
C.推翻国民党统治 D.实现国家统一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选择题
1.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且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A.卢作孚
B.张謇
C.张之洞
D.侯德榜
2.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救国。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还有一个人是张謇,他选择的道路是( )
A.“实业救国” B.师夷长技
C.戊戌变法 D.民主科学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③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④“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右图是创作于1910年的漫画《中国最近之悲观》。漫画中一位中国人划着写有“中华货”“中国出品”“中国自造土产”的小船,在“舶来货”的汪洋大海中前行。该漫画( )
A.揭露了列强武装侵华的罪恶行径
B.表明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
C.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D.说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5.下列哪项不是近代交通和通信变化带来的影响( )
A.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C.有利于信息的传达 D.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6.2017•玉林市二模辛亥革命时期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习俗改良是( )
A.废除跪拜礼 B.断发易服
C.简化婚礼 D.推行白话文
7.辛亥革命后改变的愚昧习俗中,专属妇女解放的一项是( )
A.易服饰 B.剪发辫 C.改称谓 D.劝禁缠足
8.【2017•玉林市一模】民国初,“老妈子、丫头、堂役”等一律改称“服务员”;“邮差”改称“邮递员”;“老爷”改称“先生”;“拘票”改称“逮捕证”。上述称谓的改变说明( )
A.民国时期崇洋思想严重 B.民国社会风俗得到全面更新
C.平等理念正在改变社会 D.中国已经实现民主共和制度
二、非选择题
9.【2016•玉林市福绵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
材料二 在中国的煤矿生产中,1913年日本直接攫夺和参加投资的煤产量为319万余吨,1919年增为501万余吨;铁矿生产,1915年日本参加投资的铁矿产量为5万余吨,贷款铁矿产量为54万余吨,1919年前者增为44万余吨,后者增为90余万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