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同步练习试卷(2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同步练习(打包28套)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3.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新人教版20180920424.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30.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29.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同步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28.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27.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26.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25.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23.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新人教版20180920417.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22.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21.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20.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19.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18.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16.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测试新人教版2018092049.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15.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变迁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14.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放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13.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12.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11.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0410.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8.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单元测试新人教版2018092044.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7.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6.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2045.doc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单选题
1.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奴隶制
2.巨大的商代司母大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 畜牧业发达 B. 原始农耕出现 C. 铁器开始使用 D.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有学问的人增多 B. 读书人吵吵闹闹,各自著书立说
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封建制度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4.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
A. 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B. 用甲骨文能够记载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
C. 是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字 D. 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5.商朝时,人们把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 )
A. 金文 B. 象形文字 C. 楔形文字 D. 甲骨文
6.小红对《管子》一书非常感兴趣。她从中了解到春秋时齐国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新型材料制成的农具应是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
A. 木材 B. 石头 C. 青铜 D. 铁
7.夏商两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 )
A. 提倡改革 B. 重视教育 C. 发展经济 D. 以民为本
8.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选项 第一步 第二步
① 提出庄子是到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观点作证据
② 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观点作论据
③ 查阅到孔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 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结论
④ 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等相关史料 得出孙膑是兵家鼻祖的结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铲除商的残余势力 B. 保卫镐京 C. 发展社会经济 D. 巩固统治
10.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知道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据史料记载,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由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夏朝初步建立起国家机构
B.夏朝统治者实行暴政,欺压百姓
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夏朝政局不稳,短命而亡
【分析】本题以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夏朝建立的有关内容。
3.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
A.历史的倒退
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C.生产力的下降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
【分析】本题以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知识点。
【解答】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公天下”到“家天下”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4.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这种制度开始于(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分析】本题以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袭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这是世袭制的体现。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A。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稀世珍宝四羊方尊的发现地是( )
A.宁乡 B.澧县 C.龙山 D.慈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代青铜器的准确识记.应重点掌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两个知识点.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
2.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 )
①铁器牛耕的技术进步
②手工业的高超技艺
③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④尊王攘夷的称霸策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本题以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信息“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可知,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手工业的高超技艺和贵族们的日常生活。①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B。
【点评】注意对题目信息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3.小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得知: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从中他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①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
②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
③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
④西周时期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⑤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分析】本题以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为切入 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解答】由材料图片和“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可知,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
故选:D。
【点评】注意对图片和文字材料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
鱼纹彩陶盆
B.
司母戊鼎
C.
青铜立人像
D.
毛公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