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7600字。
2005广州市高二级“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试题
说明:1. 本试卷共五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竞赛时间80分钟。所有答案均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前先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学校、班级、姓名等相关资料。
一、(20分,每题2分)
1.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C.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A.“烦”应为“繁”;B.“茫”应为“惘”;D.“蔼”应为“霭”)
2.下列各句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 D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C.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垣,有所希冀?
D(“垣”应为“桓”)
3.下列诗句中,不是咏梅花的一项是 B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B(A.出自王安石《梅花》;B.出自黄巢《题菊花》,其中的“西风”指秋风;C.出自林逋《山园小梅》;D.出自黄庭坚《次韵中玉早梅》)
4.选择适当的“风”填入下面诗句中的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C
①细雨鱼儿出, 燕子斜。 ② 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③ 等闲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④微雨池塘见, 襟袖知。
⑤ 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⑥胡马依 ,越鸟巢南枝。
A.东风 春风 微风 北风 疾风 好风
B.疾风 微风 春风 东风 好风 北风
C.微风 春风 东风 好风 疾风 北风
D.春风 东风 好风 微风 北风 疾风
.C(①出自杜甫《水槛遣心二首》;②出自晏殊《踏莎行》;③出自朱熹《春日》;④出自 杜 牧《江上逢友人》;⑤出自李世民《赐萧璃》;⑥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5.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目,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D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A.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
B.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端午
C.元宵节 春节 端午 重阳节 七夕节
D.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
D(①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阴历九月九为重阳节;②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描写的是元宵佳节,满城万灯千盏,遍地生辉,又时有焰火璀璨冲天的景象;③出自王安石《元日》,除夕放爆竹是我国传统民俗;④出自秦观《鹊桥仙》,鹊桥是传说中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地方;⑤出自唐代文秀《端午》,“楚江”“直臣冤”暗写屈原投江自尽的事。)
6.依次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有关“飞鸟”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旧时王谢 ,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新帖绣罗襦,双双 。
③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 踏雪泥。 ④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 。
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社鼓。
A.堂前燕 金鹧鸪 飞鸿 沙鸥 神鸦
B.金鹧鸪 堂前燕 沙鸥 神鸦 飞鸿
C.堂前燕 金鹧鸪 神鸦 沙鸥 飞鸿
D.金鹧鸪 堂前燕 沙鸥 飞鸿 神鸦
A(①出自刘禹锡《乌衣巷》②出自温庭筠《菩萨蛮》③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④出自陆游《秋思》⑤出自辛弃疾《永遇乐》)
7.填入下面七绝《月夜》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①人家,北斗阑干南斗②。
今夜偏知春气③,虫声新④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