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屈原列传<br>
教学目的:<br>
一、 了解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崇高精神;<br>
二、学习课文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来传写人物的写作方法。<br>
教学设想:<br>
一、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端方正直的品格,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作风。<br>
二、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传记,而是一种以议论行叙事体(称为史传的“变体”),应通过认真研究,文章的议论部分理解的屈原的崇高精神。<br>
三、重点研读。三处议论:一是评介《离骚》、二是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三是屈原与渔父对话,从这三处议论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br>
四、本文疑难句较多,由于“错简”等原因,前后文不连贯,理解起来困难。应大致疏通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就行了,不必死扣文辞。<br>
五、教学上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可用自学课、答疑课。<br>
教学时数:二课时<br>
第一课时 <br>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学习字词,理清段落层次,熟读课文。<br>
教学过程:<br>
一、先跟课文录音齐声读一次。<br>
二、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已来学习,可讨论,可问老师。<br>
自备内容如下:<br>
1、写作背景:<br>
先秦古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屈原立传的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因屈原、贾谊皆怀才不遇,贾谊又做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人发愤之所作为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尚,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故作者于《屈》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基于垢辱。文章首三段盖借传屈论《骚》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行文刚劲沉郁,难怪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节选自《屈原贾生列传》的《屈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