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5道小题,约11180字。
2018年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填空题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只将答题卡收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B-11 Ba-137 S-32 Ca-40 Cu-64 As-7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只需要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
B.内环境稳态就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持内环境各种成本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雪之巅”,他们生理上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内产热量增加 ②机体耗氧量增加 ③皮肤血管舒张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3.右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不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入神经元,②神经中枢的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胰岛B细胞,②肝细胞,A胰高血糖素 D.①性腺细胞,②下丘脑细胞,A性激素
4.下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①〜⑦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④⑤⑥⑦
B.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
C.图乙中be段产生抗体的速度大于de段产生抗体的速度
D.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
5.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分析不合理的一组是
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蚂蚁的虫卵的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调查
C.夜间出行的飞蛾,采取黑光灯诱捕方法
D.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6.关于正常人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或分解
B.二者都可以作为信号分子,都是微量高效的物质
C.不能进入细胞内,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
D.不少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
7.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D. Z的浓度不再变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 NH4HCO3(s)═NH3(g)+H2O(g)+CO2(g) △H = +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 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9.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2(g) +3B2(g) 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