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2/27 11:05: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13880字。

  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Fe:56   Cu:64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相平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蒸发操作时,当大部分固体析出后,即可停止加热,靠余热将水分完全蒸干;选择萃取剂时,萃取剂要与原溶剂不互溶,且密度要与原溶剂的密度相差较大,选项AD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某同学用Na2CO3固体配制0.10 mol/LNa2CO3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
  A. ①⑤⑥    B. ①⑥⑦    C. ②④⑦    D. 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分析】
  按照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摇匀的步骤,从正确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详解】①应用“左物有码”而图中所给出的是“左码右物”,故①错误;
  ②③该操作步骤为溶解,该方法正确,故②③正确;
  ④⑤操作步骤是移液和洗涤,方法正确,故④⑤正确;
  ⑥为定容,视线应于液体凹液面平视,而图中是仰视,故⑥错误;
  ⑦操作是摇匀,应是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而图中只是上下,故⑦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
  3.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10mol·L-1,c(Mg2+)=0.25mol·L-1,c(Cl-)=0.20mol·L-1,则c(SO42-)为
  A. 0.15mol·L-1    B. 0.10mol·L-1    C. 0.25mol·L-1    D. 0.20mol·L-1
  【答案】D
  【解析】
  由电荷守恒得:,代入c(Na+)=0.10mol·L-1,c(Mg2+)=0.25mol·L-1,c(Cl-)=0.20mol·L-1,则c(SO42-)为0.20mol·L-1
  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结论正确的是
  ①氨水、氢氧化铝、冰醋酸、氟化氢都是弱电解质 ②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③HI、Na2O2、胆矾都是电解质 ④SiO2、CO2、SO2都是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它们都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⑤漂粉精、氯水、水玻璃、水银都是混合物
  A. ①②④    B. ②    C. ②③    D. 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属于混合物,即氨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①结论不正确;
  ②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称为氧化性酸,故②结论正确;
  ③HI、Na2O2、胆矾分别是酸、金属氧化物、盐,都是电解质,故③结论正确;
  ④SiO2、CO2、SO2都是酸性氧化物,SiO2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故④结论不正确;
  ⑤水银为Hg,属于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故⑤结论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项②③符合题意,故C正确。
  【点睛】易错点是SiO2为酸性氧化物,学生忽略SiO2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
  5.磷中毒可用硫酸铜解毒,反应方程式为:11P+15CuSO4+24H2O=Cu3P+6H3PO4+15H2SO4分析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既是氯化剂又是还原剂
  B. Cu3P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CuSO4发生了还原反应
  D. 当生成lmol Cu3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在反应11P+15CuSO4+24H2O=Cu3P+6H3PO4+15H2SO4中,P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因此P既是氯化剂又是还原剂,正确;B.由于Cu3P中的P元素是P电子得到电子变成的,所以是还原产物,同时也是CuSO4中的Cu得到电子形成的,故Cu3P是还原产物,错误;C.CuSO4中的Cu电子电子,被还原,所以其发生了还原反应,正确;D.由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与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所以当生成lmol Cu3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正确。
  考点:考查磷中毒可用硫酸铜解毒时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PCE国宴采用的帝王彩瓷餐具和常见的水晶饰品都属于硅酸盐制品
  B. 兰州某些时段实行机动车辆限牌限行政策,目的是为了减少SO2、氮氧化物等有害物的排放,以及减少雾霾带来的危害
  C. 工业上用FeCl3溶液来腐蚀铜膜,制作印刷电路板
  D. 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晶饰品成分是Si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故A说法不正确;
  B、限行,减少SO2、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雾霾带来的危害,故B说法正确;
  C、发生Cu+2Fe3+=2Fe2++Cu2+,因此工业上用FeCl3溶液来腐蚀铜膜,制作印刷电路板,故C说法正确;
  D、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原料是晶体硅,故D说法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硫和漂白粉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再褪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