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云、桂、川、黔四省名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2题,约12630字。
2019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上,都广泛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与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有关
B. 我国西周时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利用了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
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 石油的分馏和石油的催化重整均为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虽然金属铝是活泼金属,但是铝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使得金属铝可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故A正确;
B.酿酒加酒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将谷物中的淀粉加速转变成糖,糖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故B正确;
C.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故C正确;
D. 石油的分馏是将石油中沸点不同的馏分分离的过程,是物理变化;石油的催化重整就是利用催化剂对烃类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排列,其目的是获得芳香烃,并副产大量氢气,有新物质生成,石油的催化重整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C2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 0℃、101kPa时,22.4L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A
C. 25℃时,向1L0.5mol/L的CH3 COONa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至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0.5NA
D. 将足量的Cu与50mL18mo/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9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1个C22-中含有14个电子,1 mol C2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4NA,故A错误;
B. 0℃、101kPa时,SO3不是气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算,故B错误;
C. 25℃时,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H+)=C(OH-),再结合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所以n(CH3COO-)= 0.5mol/L×1L=0.5mol,混合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0.5NA,故C正确;
D. 足量的Cu即金属铜过量,浓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变成稀硫酸将不再反应,不能确定消耗多少浓硫酸,无法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1-甲基-1-环己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该物质为芳香烃
D.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反应生成的产物有2种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