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6 17:30:4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60字。
清塘荷韵
教学目标
1、  提取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  体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感悟
3、  理解文章运用的情景理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         体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感悟
2.         理解文章运用的情景理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比较法  讨论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1927年,在蒋介石的屠刀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中国的前途重新变得渺茫。这时候,一位诗人、学者、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清华大学的教授的心情变得黯淡、苦闷和惆怅,“心里颇不宁静”,在一个夏夜,他走出家门,沿着一条曲折、幽静的小路来到一片池塘边,以寻得片刻的宁静。这里讲的就是朱自清及《荷塘月色》的由来。
让我们回忆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月下荷塘、塘上月色)
文章是按什么线索展开的(作者的游综)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或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在中国现当代散文领域,有两篇文章被称作“写荷双璧”,一篇就是这篇《荷塘月色》,另一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大学教授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
一、课前准备
1、  作者简介
季羡林: 1911 年生 ,山东临清县人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留学德国,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清塘荷韵》是季老在1997年创作的,当时他已是86岁的高龄。本文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一等奖,1998年又获全国优秀散文一等奖 。
2、  生字生词
脍炙人口(kuài  zhì)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接踵而至(zhǒng)踵 脚后跟  形容人多,接连不断的来到。
细弱单薄(b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