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平凡的世界》《精神明亮的人》《苏东坡传》《飞鸟集》整本书阅读输出展示课ppt
- 资源简介:
共19张,阶段成果展示,研读输出展示。文字材料约5010字。
圣人为友勤读书,经典相伴润成长
——潮实高一上学期“整本书研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众所周知,对于语文课而言,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开展了整体阅读活动,并重点开展以路遥小说《平凡世界》、王开岭散文《精神明亮的人》、林语堂传记《苏东坡传》、泰戈尔诗歌《飞鸟集》为阅读对象的“整本书研读”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开展的背景
(一)新课标的要求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对基础教育领域的语文课程及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最大的亮点,一是重新界定了语文的核心素养内涵;二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了若干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重要的任务学习群之一,“整本书研读”活动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之中,新课标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整体式阅读实际上有效规避了以往零散的、浅层次的、碎片式的阅读形式,将语文课外阅读引入集中式的深度阅读。这样就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语文素养的养成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艾德勒说过:“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新课标对阅读要求的提高,也是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把语文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结合现实需要,对学生运用语言、审美、思维等诸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目标的达成,均有赖于课堂内外的有针对性的大量阅读。而在我们的学生中,普遍存在阅读兴趣缺失、阅读数量太少、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品味偏低等现象,这将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
(三)新高考改革的需要
即将推行的新高考改革,尽管涉及方方面面,其实着重考查的就是考生两个素质:思维素质和阅读素质。而思维素质又和阅读素质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未来的语文高考试卷必然会加大文本阅读的难度,扩大阅读篇幅,真正体现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能。温儒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