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 资源简介:
约9020字。
七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甘肃小屯中学 栎类
《论 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译文】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3.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译文】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4.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译文】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6.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8.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9. 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文】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10.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译文】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1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12.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