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00字。
巧审题——广取材——求创新
湘潭县第六中学 谭伟
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巧审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但许多学生却连怎样审题都不知从何下手。虽然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更趋于公平、公正,就作文而言表现在话题开放、文体淡化,同时《考试说明》作文部分又明确“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那就意味着命题者不限定考生运用何种文体写作,但一旦选定哪种文体就得符合文体要求,准确表达题意。因而作文训练中给材料议论文写作仍不可忽视。但从写作实际来看,材料议论文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认为首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切实有效的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故先就材料议论文审题,谈谈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一)、单项材料
1、查原因
俗语“无因不成果”,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原因。我们一旦知其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层层推进,总能探求其原因。材料分析查原因法,就是根据结果去推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的观点。
[示例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这是一则叙述性材料。事情的结果是小孩子切苹果发现了规则的五角星图案。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难道小孩真的不懂如何切苹果?不是,而是小孩有一颗好奇心。小孩的好奇心是发现果核而成无角星图案的原因。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稍作引申就能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