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群文阅读:铭记与复兴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一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0/27 8:39: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440字。

  单元群文阅读•铭记与复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限时15分钟)
  ①同所有的人类梦想一样,中国梦固然包含着中国人期望实现且尚未实现的愿望和目标,但这些愿望和目标又不能简化为简单、具体的物化和量化指标。无论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还是从文化发展的维度看,我们所憧憬、追求的中国梦,事实上是我们所期望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存境界,是我们为世界、为未来所提供的新的生存方式选项。中国梦的真正魅力,在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在于这种发展模式所展现的独特生存方式,在于这种发展模式、生存方式所蕴含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即中国精神。这应当成为中国梦的精髓。
  ②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无疑应当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大元素,但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应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和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时代化和时代精神的民族化,是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灵魂。
  ③中国精神从哪里来?来自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显著进步,人们对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但人们更关注的是创造这一奇迹的奥秘何在?贯穿在中国经验中的精髓是什么?对中国奇迹的奥秘、中国经验精髓的探究,最终必然导致对中国精神的探讨。因此,中国精神是对中国奇迹奥秘的深刻揭示,是对中国经验精髓的高度概括。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正是中国精神的最外在表现。
  ④中国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是中国理念与中国价值。这样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是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在世界观、价值观层面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在当代的集中体现。这样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既具有时代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代表着当代中国人对人类思想与文明的新贡献。这样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应当成为我们建构政治话语体系、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国际交往与秩序话语体系的出发点和依据。
  ⑤中国精神如何弘扬?要靠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来展示、传承和传播。我们需要一系列标志性的符号、代表性的人物和史诗性的中国故事,来记录中国奇迹、演绎中国经验、展现中国人的心路历程。只有用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国际通行的语言风格讲述当代中国的故事、展示当代中国的形象,才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奇迹背后的东西,了解当代中国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只有善于挖掘表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故事,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好、演绎好这些故事,才能使昨天探索的结晶成为明天奋斗的精神动力。这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才是对中国精神的最好展示,才是中国精神传承和传播的最好载体。
  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只有创造和拥有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才称得上中华民族的完全复兴。这正是中国梦的深层底蕴。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节)
  1.根据原文,关于“中国梦”的理解,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梦和所有人类梦想是一样的,但不能把它简化为简单、具体的物化和量化指标。
  B.中国梦事实上是我们所期望的尚未实现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存境界。
  C.中国梦的魅力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即中国精神,它蕴含于中国发展模式和独特生存方式。
  D.中国梦的精髓无疑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大元素之和,是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灵魂。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中国梦和所有人类梦想一样的”属于断章取义,原文意思是“中国梦包含着中国人期望实现且尚未实现的愿望和目标”,这一点才是和所有人类梦想是一样的;且不能被“简化”的是“愿望和目标”,而不是“中国梦”。C项,以偏概全,原文是“中国梦的真正魅力,在于……即中国精神”。D项,“中国梦的精髓无疑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大元素之和”错,原文是“中国精神无疑……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和集中体现”。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指出中国梦的精髓是中国精神,②段指出中国精神的两大元素,并具体化为民族精神的时代化和时代精神的民族化。
  B.③段分析中国精神来自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来自中国快速发展和进步时人们对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关注。
  C.④⑤段先讲中国精神的核心应成为我们诸多话语体系的出发点和依据,后讲中国精神要靠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展示传承。
  D.选文从聚焦中国梦的精髓开始,着重分析中国精神的来龙去脉,文章最后指出了创造和拥有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精神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大元素构成,但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它是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灵魂。
  B.中国精神与中国奇迹、中国经验是内与外的关系。前者是对后者的揭示或概括,后者是前者的最外在表现。
  C.中国奇迹和中国经验在世界观、价值观层面集中体现了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是当代中国人对人类思想与文明的贡献。
  D.一系列标志性的符号、代表性的人物和史诗性的中国故事借助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有利于中国精神的展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限时15分钟)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蹫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