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课时分层作业
- 资源简介:
约3860字。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诗经》两首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 [A项,“爱”通“薆”,“见”通“现”;B项,“说”通“脱”;D项,“无”通“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 将:请,愿
B.体无咎言 体:卦象,即占卦的结果
C.言既遂矣 遂:实现,满足
D.总角之宴 宴:宴会
D [D项,宴:欢乐。]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应是绿肥红瘦
A.夙兴夜寐 B.匪我愆期
C.三岁食贫 D.其黄而陨
C [A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项,名词作动词,延误。C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D [A项,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B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C项,三岁:古义,多年;今义,指三岁的年龄。]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词;“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君子是古代对贵族男子的通称。又泛指有道德的人。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对比。此外,妻称夫也叫君子。
D.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A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刻画出了男主人公焦急等待心爱的姑娘时的情态。
(2)《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苦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氓》结尾“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不再存有幻想,对婚姻果断作了结的刚强性格。
[答案] (1)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2)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3)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7.自从有了《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谚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