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时分层作业
- 资源简介:
约5480字。
课时分层作业(九)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启超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形象的话来描述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是道德的堕落、民智的固陋、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堕入底层的地狱而不自知。
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看世界。( ),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________的身躯里流淌着变革的热血,潜藏着过人的智慧,虽没有________的超凡本领,却有着忠君报国的赤子情怀。他凭着________的阅历和卓识,开启了大清维新变法之旅。最终由于光绪帝手无寸柄,处事________,“戊戌变法”方行百日即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最可悲的是道德的堕落、民智的固陋、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
B.最可悲的是道德的堕落、民智的固陋、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堕入底层的地狱而不自知,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
C.最可悲的是民智的固陋、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
D.最可悲的是民智的固陋、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
C [原句“道德的堕落”和“民智的固陋”位置颠倒;应是先“堕入地狱……”再“面临着死亡……”;“底层的地狱”修饰不当,和前文“堕入地狱的底层”的描述不一致。]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为挽狂澜于既倒
B.他发动戊戌变法,为挽狂澜于既倒,创学会,办报纸
C.他为挽狂澜于既倒,创学会,办报纸,发动戊戌变法
D.他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
D [“为挽狂澜于既倒”是变法的目的,应放在“发动……”前面作状语;“创学会,办报纸”属于变法中的措施,应放在“发动……变法”后。]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短小精悍 呼风唤雨 见多识广 瞻前顾后
B.五短身材 叱咤风云 博闻强记 瞻前顾后
C.短小精悍 叱咤风云 博闻强记 左顾右盼
D.五短身材 呼风唤雨 见多识广 左顾右盼
A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五短身材:四肢和躯干短小的身材。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