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ppt51
- 资源简介:
共16张,另有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庐丰民族中学 曾传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表达对母亲深沉的爱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简介:展示图片。
朱德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位居十大元帅之首。(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写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这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太夫人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一生勤劳,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积累词语(分发)(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佃(diàn)农: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祖籍(jí):原先的籍贯。
韶(sháo)关:地名 仪陇(lǒng):地名
溺(nì)死:在水或其它液体中窒息。 好劳动:劳动好手。
私塾(shú):旧时私人办的初级学校。 勉强(qiǎng):将就;凑合。
调料(tiáo):调味用的佐料。 和蔼(ǎi):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妯娌(zhóulǐ):兄的妻子和弟 的妻子的合称。
和睦:相处融洽友好。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管束(shù):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血溅(jiàn):鲜血流淌。
宽厚仁慈(ré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衙门(yá):旧时政府机关。 横蛮(hèngmán):粗暴,蛮横。
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zhī 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慰勉:安慰勉励。
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瞒着(mán zhe):不告诉实情。 八十有五:又,yòu 聊叙 (liáoxù):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二)整体感知。
1.找出文章中心句,理清段落层次:(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 )
明确:
中心句:“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是中心句,是对上文的小结。“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是第二部分的中心句。
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去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一层,(2-8)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