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水平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一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29 11:31: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450字。

  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诗歌批评领域,古诗和新诗遭遇到的是不同的困境。我们能够读到的古诗,本身就是一代代诗学研究和诗歌批评所提炼、沉积的结果,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读不懂的问题,困难在于读懂之后,如何理解这首古诗和今人自身的关系。但在新诗领域,大众最普遍也是最持久的反映,就是读不懂。
  “坚信好诗是可解释的”,是我们讨论新诗批评的起点。这种“可解释”,并非意味着每首诗都如语文阅读理解试题一般在背后隐藏一个标准答案,更不是意味着一首诗就此可以等同于有关这首诗的各种知识,而是说,这首诗正在向我们发出邀请,邀请我们动用自己全部的感受力和分析力进入它、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并许诺我们必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
  诗是可解释的,但解释的前提、路径和终点,应当仍旧是广义的诗。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新诗阐释是在非诗的层面展开,这种“非诗”体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散文化,把诗句拆成散文重新逐段讲述一遍,叠床架屋地告诉我们诗人在说什么,想说什么;另一种是哲学化,从一些核心词汇和意象出发,借助不停的转喻和联想,与坊间流行的各种西方哲学攀上亲戚。这两种非诗的解释,一种把诗拖进叙述的泥泞,一种将诗拽上哲学的高空,无论我们从中获得的最终感受是什么、是好是坏,它都和原来那首诗丧失了关系。
  诗的体验是听觉上的、视觉上的,更直接的反应则是身体上的。一首好诗,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强烈、具体和诚实的感受;一篇好的诗歌阐释和诗歌评论,也应从这种具体感受出发,是感受力和学养的相辅相成。要想有效地谈论一首诗,这种谈论本身就要有能力成为一首新的诗,以诗印证诗,用创造印证创造。
  虽然新诗自诞生之初就一直承受西方现代诗的各种影响,但在语言层面,在听觉、视觉乃至身体感受层面,这些外来影响都要被母语吸收并且锻造才能真正起作用,诗歌乃至语言最深的奥秘永远只能从最好的母语诗人那里获得。比如诗人林徽因,她的诗如同建筑,首先是因自己心灵的需要而产生;如诗人穆旦,他终其一生对西方诗艺的研习与转换,将来自异域的百炼钢锻造成汉语美妙的绕指柔;再如读海子的长诗,会感受到一种与长诗这种文体相符的强力句法和丰富思维,以及诗人“去建筑祖国的语言”——一种在切金断玉中铮铮作响的现代汉语的努力。
  今天诗歌批评者的工作就是深入那些以现代汉语作为母语写作的强力诗人及其杰出诗作,领略诗人在母语表达方面历久弥新又具体而微的教益,给予读者有效且可靠的理解新诗的路径,从而更好地去认知由一代代诗人诗作所构筑的汉语山河,去分享和发展因新诗而变得更为广阔的我们的语言。
  (摘编自张定浩《增强文艺批评的感受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读古诗的困难,不是读不懂的问题,而是对这首古诗和今人自身的关系如何理解的问题。
  B.读懂新诗要动用自己全部的感受力和分析力,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
  C.新诗受到西方现代诗的影响,只要影响扩大到语言和感受层面,就能创作出好的诗作。
  D.新诗阐释的前提、路径和终点应当是广义的诗,应避免散文化、哲学化的非诗解释。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文中的表述是“但在语言层面,在听觉、视觉乃至身体感受层面,这些外来影响都要被母语吸收并且锻造才能真正起作用”,选项的错误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和感受层面”表述不全面,二是缺少“都要被母语吸收并且锻造”这一条件,表述不准确,过于绝对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在新诗解释问题上先立后驳,深入剖析了现实中两种错误的非诗解释现象。
  B.文章纵向展开分析,从体验、感受、学养、创造等方面指出好的诗歌评论的要求。
  C.文章通过事例论证,具体阐释了在西方现代诗影响下杰出母语诗人的诗作特点。
  D.文章从新诗理解开始,分析好诗给人强烈的感受,提出诗歌评论的方法和任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提炼,而现代新诗发展才百年,所以大众不易读懂。
  B.好诗能带给我们强烈具体的感受,从强烈具体感受出发,应该能写出好的诗歌评论。
  C.新诗语言最深的奥秘是由一代代诗人在母语表达方面努力的结晶,不关乎外来影响。
  D.探索现代诗歌应该深入优秀诗人的诗作,从具体感受出发,分享和发展祖国的语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徐志摩:是人没有不想飞的
  余杰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
  ——徐志摩
  ①1933年11月19日午后2时,一架司汀逊式小型运输机展翅北飞,把它的身影投射在深秋斑斓的大地上。忽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雾铺天盖地,飞机顿时迷失了航向。经过几分钟艰难的飞行,飞机撞到了泰山北麓的白马山上,“轰”的一声巨响,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