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文阅读ppt(课件+训练)
- 资源简介: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四 古文阅读(课件+训练)
专题4.ppt
文言文 作业1.DOC
文言文 作业2.DOC
文言文 作业3.DOC
文言文 作业4.DOC
文言文 作业一
一、(2019•5舒城中学届高三仿真试题)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未尝省。笃学,举秀才###高第,袭祖封。永淳中,家益窭,岁饥,京兆杜瑾者,以百绫饷思复,思复方并日食,而绫完封不发。
调梁府仓曹参军,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曰:!!!“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州不能诎。转汴州司户,仁恕,不行鞭罚。丁内艰去官,鬻薪自给。姚崇为夏官侍郎,识之,擢司礼博士。五迁礼部郎中。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铲凿尤苦,思复为贾他鄙,费省获多。
入拜给事中。帝作景龙观,思复谏曰:“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不见省。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捕送诏狱###,有司劾善思“匿反罔上,宜伏诛”。思复曰:“往韦氏擅内,谋危社稷###,善思诣相府,白陛下必即位。今诏追善思,书发即至,使有逆节者,肯遽奔命哉?请集百官议。”议多同,善思得免死,流静州。迁中书舍人,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
开元初,为谏议大夫。山东###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瘗[注]。思复上言:“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思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崇又遣监察御史刘沼覆视。!!!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崇恶之,出为德州刺史。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卒,年七十四,谥曰文。天子亲题其碑曰“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
(选自《新唐书•韩思复传》,有删改)
【注】 瘗(yì):掩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B.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C.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D.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使者往来,不敢明说。且天灾流行,哪能捕杀掩埋
……
文言文 作业三
一、(2019•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蒲家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本题共4小题,19分)
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日本陷朝鲜,石星惑沈惟敬言,力主封贡。国祚面诘星:“此我乡曲无赖,因缘为奸利耳,公独不计辱国乎?”星不能用。二十六年,超擢礼部右侍郎。湖广税监陈奉横甚。国祚贻书巡按御史曹楷,令发其状。帝怒,几逮楷,奉亦因此撤去。尚书余继登卒,国祚摄部事。时皇长子储位未定,冠婚逾期,国祚屡疏谏。戚臣郑国泰请先冠婚,后册立。国祚抗疏言:“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升降、坐立之位,朝贺拜舞之节,因名制分,因分制礼,甚严且辨。一失其序,名分大乖。违累朝祖制,背皇上明伦,犯天下清议,皆此言也。”国祚摄尚书近二年,争国本至数十疏,储位卒定。陕西狄道山崩,其南涌小山五,国祚请修省。社稷坛枯树生烟,复陈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滥狱四事。御史汤兆京劾其纵酒逾检,帝不问,国祚遂引疾归。光宗即位,以囯祚尝侍潜邸,特旨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国祚素行清慎,事持大体,称长者。明年会试,故事,总裁止用内阁一人,是科用何宗彦及国祚,有讥其中旨特用者。国祚既竣事,即求罢,优诏不允。刑部尚书王纪为魏忠贤所逐,国祚合疏救,复具私揭争之。纪为礼部侍郎时,尝以事忤国祚者也。三年,进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改武英殿。十三疏乞休,诏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乘传归。明年卒。赠太傅,谥文恪。
(节选自《明史•朱国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
B.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
C.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
D.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
【解析】 根据句意断句。“与”是“参与”的意思,后面还需要宾语,参与什么?所以在“与”后不能断句,语意还不完整,应是“外戚不得与政事”,排除B、D;“况”即“况且”,表递进,在其前面应断句,前面应是“宜言”,如果是“非国泰所宜”表述不完整,所以排除C,选A项。这段话翻译为:本朝,外戚不能干预政事。册立大典,不是郑国泰所应当说的。况且先册立,后举行冠礼、婚礼,其仪仗冠服的制度,祝醮敕戒的辞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冠婚,指行加冠、结婚礼。加冠是古代成人的标志,表明可以结婚成家。
B.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如她们的父母、兄弟,与皇族宗亲相对。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用以代指国家。
D.赠太傅,赠与前文的“进”“改”“加”,在封建时代都指授予在世的官员官职。
【解析】 “在封建时代都指授予在世的官员官职”说法错误,应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朱国祚敢于直言。对被沈惟敬的言论迷惑力主封贡的石星,他当面诘责;对干预朝政的外戚郑国泰,他上疏直言批评。
B.朱国祚关心国本。针对皇长子储位未定,冠礼、婚期过了期限,在担任尚书的近两年间,他上疏数十次,最终确定了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