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19 23:23: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7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邬银萍
教学设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古文出自高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的文言文理解单元。因这篇古文相对于这一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来说文字容易读懂,故事性较强,人物又很生动。《琵琶行》篇幅较长,前后理解起来学生有点困难;《宋词两首》学生能熟读背诵,但对于词风的理解还是难以把握,也保证不了能较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面对前两篇课文,学生或许会害怕学古文,但把《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在本单元的首篇来学习,先让学生感受到趣和易,继续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由简单的字词掌握到特殊句式的分析。再去学习其他文言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用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是让学生感受到学这一篇文言文不难,但课外还要花大量时间来预习和复习。
我们职高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学习基础不扎实,相对于普高学生来说语文综合素养较低,但经过初中的学习有一定的文言文的语料积累,虽文言文语感还欠强。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安排此课时注意到让学生喜欢上此文的同继续学习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尤其是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以来巩固职高生的文言文语料积累。职高阶段文言文的阅读,根据《大纲》要求,主要是诵读和理解。而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一篇浅易又有丰富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欣赏。但字词句的掌握不是此堂课的重点,这是放在课前预习中通过大部分时间做练习题(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或者查阅字典)和少部分时间来完成。此课安排是以题目中“讽”字为突破点,抓住邹忌为何“讽”、如何“讽”和“讽”得怎样为线索,通过对文本语句的挖掘来欣赏邹忌的讽劝艺术,即运用譬喻形象说理的语言艺术。因考虑到我们职高的部分学生在言语表达上经常不注意有否伤害别人,较多以骂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不满,即使提意见也很少顾忌别人能否接受。而这些不良的沟通技巧带到社会工作中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正可体会邹忌的说话技巧,欣赏其语言艺术,汲取其博大智慧,从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和沟通方式。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文言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2.品味文章语言的感情、韵味。
3.学习本文运用譬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4.汲取作品中的民族智慧,使学生做到说话得体。 

教学重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运用朗读、比较、质疑等方法,深入揭示句子的意蕴。

教学难点
学习邹忌善于类比与感悟的思维特点,善于运用譬喻形象说理的语言艺术。学习譬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1.搜索有关《战国策》的内容和邹忌的事迹。
2.阅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试着翻译全文。
     3.做一份练习题(有关课文的重点字词句)。

一、导入(2分钟)
我国古代有一位国君,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不管朝中大臣如何劝说,他依然我行我素,国家也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有一天,来了一位琴师,听说国君爱听音乐,特赶来助兴。国君非常高兴,马上召见了他。可这位琴师,调试好了琴弦,两手抚在琴上,就是不开始弹,而是向国君讲了一大通弹琴的道理。国君一听琴师懂得这么多,更想听他弹奏一首曲子了。琴师却慢吞吞地说:“我一时半会没弹,您就急成这样,大王,您是治理国家的,国家在您手中就好像琴在我手中,您抚着国家这张大琴,九年来没有弹奏一曲,难道人们就不着急吗?”国君恍然大悟。于是拜琴师为相,勤于治国,终于使国家强盛起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